• 楞伽經研修

 楞伽經》一直都是禪宗印心的經

當年達摩禪師來到中土,以《楞伽》四卷傳給二祖慧可,說道:「吾觀震旦,惟有此經,仁者依行,自得度也。」到五祖弘忍,禪宗都以此經作為印心。到了六祖惠能,繼承了《楞伽經》的如來禪傳統,表明人人皆有佛性,提供了頓悟的理論依據。

嚴錦秀

 五十年代出生於香港,年青時任職銀行,一九九四年辭去銀行分行副經理-職,開始研究玄學,佛學,氣功,自然療法,及觸手治療。

一九九九年成為臼井靈氣導師,現職靈氣能量治療。

二零一三年報讀港大專業進修學院之課程,導師覺慧居士。課程包括易經,生死二經(阿彌陀佛經,藥師佛經),禪宗三經(六祖壇經,金剛經,楞伽經)

現跟隨覺慧居士修習禪法。

乘願再來,弘揚禪修心法。

楞伽經卷一楞伽開示解讀

楞伽經卷二楞伽修行方法

楞伽經卷三楞伽修行法本

楞伽經卷四楞伽證如來印心

 

附錄:明朝木刻版《楞伽經要旨》 

楞伽經卷一楞伽開示解讀

 

楞伽經一直都是禪宗印心的經,也是禪的自內證,主題是開悟。

當年達摩禪師來到中土,以楞伽四卷傳給二祖慧可。「吾觀震旦,惟有此經,仁者依行,自得度也。」到五祖弘忍,禪宗都以此經作為印心。到了六祖惠能,繼承了楞伽經的如來禪傳統,表明人人皆有佛性,提供了頓悟的理論依據。

「一時佛住楞伽山,大慧菩薩為上首,具足四功德,自心現境界。」於五法、自性、識、二種無我究竟通達。

 

大慧菩薩以偈讚佛

「世間離生滅,猶如虛空華,智不得有無,而興大悲心。

一切法如幻,遠離於心識,智不得有無,而興大悲心。

遠離於斷常,世間恆如夢,智不得有無,而興大悲心。

知人法無我,煩惱及爾燄,常清淨無相,而興大悲心。

一切無涅槃,無有涅槃佛,無有佛涅槃,遠離覺所覺,若有若無有,是二悉俱離

牟尼寂靜觀,是則遠離生,是名為不取,今世後世淨。

通達五法、八識、三自性、二無我,自然離垢,清淨法身。」。

如來以五、 三、 二、 八,說明障礙及怎樣離障後而生起慈悲。能通達即已證正智如如,圓成實性,自然能離垢及證佛的清淨法身,是成佛之道亦即是本經的主要論題。

 

於五法究竟通達

「世間離生滅,猶如虛空華,智不得有無,而興大悲心。」即身離妄想生滅。

五法者:名、相、妄想、聖智、如如。

名:名號。以意向性為前提,因過去種種行為所種下的種子以作意為因,外塵為緣故識得起。

相:對意指對象的功能,特徵行行生起感知和理解能力。

妄想:對意指對象進行比較,妄想分別,依賴語言,概念模式,能扭曲或完全左右感知和行為。

聖智:擺脫妄想分別、執著與煩惱,通過分析導至妄想分別的識轉變過程,而獲得離妄想即自覺聖智。

如如:自心現境界,種種衆生、心色、神通游戲。

如來藏藏識,由名、相至妄想。

不空如來藏,由名、相、至聖智、如如。 

楞伽經研修

  • ISBN: 978-988-77263-4-0
  • 出版日期: 2016-06-01
  • 庫存狀態: 有現貨
  • HKD78



標籤: 楞伽經研修, 嚴錦秀